您當前的位置:首頁>>政府信息公開>>重點領域>>教育信息>>內容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明確指出,“辦好教育事業,家庭、學校、政府、社會都有責任”。鐘樓區委教育工委、區教育局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江蘇省前瞻性重大改革實驗項目《新時代校內外協同育人體系創新與實踐研究》為抓手,通過建標準、抓隊伍、統課程、搭平臺、重科研、匯資源共同保障協同育人工作規范化、專業化、系統化、科學化、社會化。2022年鐘樓區榮獲“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先行創建區”,全市唯一,江蘇省僅5家;7月,榮獲“常州市推動高質量發展(民生保障)先進集體”。11月,省級立項區域推進課程游戲化項目調研結果,鐘樓區教育局獲得“管理與保障水平”和“游戲化實施水平”兩項“優秀”。
鐘樓教育堅持“辦人民滿意教育”,在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積極落實民生實事項目,投入6.8億,高標準、高投入、高顏值進行“美麗校園”建設,新建、改擴建13所學校,暑期對25所中小學幼兒園進行維修改造、文化提升、設備添置,市實驗小學、覓渡橋小學等學校舊貌換新顏,新增學位2800個,進一步滿足鐘樓百姓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為“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先行創建區”建設,進一步優化配置教育資源,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各所學校,努力實現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用“努力指數”提升鐘樓百姓“幸福指數”。
以“構建館校一體化協同育人體系”項目研究為抓手,學校、場館、家庭共建課程資源。用課程鏈接家校社,形成以學校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社會家庭深度參與的育人范式。課程以實踐體驗為主要方式,拓展學習時空,轉變學習方式。常州市覓渡橋小學被評為江蘇省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江蘇省思政育人特色學校。懷德苑小學、西林實驗學校等6所學校項目獲評2022年省市品格提升項目。尚德學堂以校(園)為中心,從3公里擴散到10公里。通過合作引導,尚德學堂的數量迅速增長30多家。
2022年區域開展各類安全專項督查30余次,實小教育集團平岡校區成功創建市首個安全宣傳“五進”示范校,市級領導多次參觀督查給予高度肯定,市委書記陳金虎批示點贊。以建設“安全通學:借力兒童友好型社區協同育人”項目為契機,全力維護校園“安全屏障”,織牢師生健康“一張網”。通過合理規劃、加大宣傳、完善制度、加強監管,形成家長、學校、政府及社會組織的良性互動,探索一條兒童友好型社區協同育人可持續化運營機制。常州市懷德苑小學牽頭組建由項目成員校、家長、社區、教育局、住建局、衛健局、公安局、交管部門、文明辦9大部門代表構成“安全通學”研究會,定期了解兒童需求、家長建議、定期檢查通學道路、進行問題診斷,共同研究和討論實施相關對策,保障“安全通學”實施和完善?!?4名學生”“34位家長”“8方社會力量”共同參與,“7-8千米通學路”為學生平平安安上學、放學保駕護航。
以“關注困境兒童協同保障育人”子項目為研究切入口,常州市西新橋小學領銜,與鐘樓區鐘愛學校、東方小學、花園第二小學、白云幼兒園、寶龍幼兒園6校共同以融合教育發展為抓手,積極開展困境兒童結對幫扶,在融合教育資源中心建設、融合課程與教學改革、融合教師隊伍建設、家校合育等方面實現突破,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最大發展。協同團區委致力推進“愛心小屋”改造,提升幸福感。4所學校成功評選為常州市優質融合資源中心。西新橋小學被確定為教育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中國融合教育推進教師專業能力提升項目”實驗校。5人次在省、市融合教育專題活動作專題報告或發言,全年教師撰寫融合教育論文獲獎28篇。
以“守住‘穩穩的幸?!禾峁﹥和睦斫】祬f同共育服務”為突破口,常州市冠英小學、常州市新閘中學等實驗校逐步形成了以婦幼保健院專業醫療資源為依托、家校社多方共建的工作格局。項目組圍繞“為學生身心健康保駕護航”目標,以“育心立德,健心樹人”為理念,充分發揮文化育人、守護心靈、育心樹人三大功能,建好專兼職心理教師、骨干德育工作者、心理委員、家長代表四支隊伍,以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咨詢服務、預防干預、醫療保障五大工作抓手,理清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壓實工作責任。開設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講座,全年共舉行“鐘樓教育公開課”4場,“讓愛更有智慧”系列講座7場,惠及5.4萬家長。區域心理健康教育經驗在全省交流發言,受到省教育廳領導高度肯定。
區域聚焦“五項管理”,全面落實“雙減”工作;積極探索“課后服務”優質提升,滿足學生和家長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常州市荊川小學等實驗校充分發揮學校育人的主導作用,夯實基礎服務課程,做好“1”;挖掘各方資源,共建“N”;優化課程內容,豐富“X”;整合課程資源,創意“Y”。多樣態課程體系(1+N+X+Y)不斷優化課后服務的實施品質,切實促進每一位兒童的全面發展,促“雙減”政策落地見效。目前我區中、小學生課后服務的參與率分別為98.3%、94.82%,基本實現全員覆蓋。在全市率先探索將素質教育優質課程資源引入課后服務中來,現共有81家機構203門課程進入學校提供優質服務。第一批進校素質課程滿意度均在90%以上。
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有好教師”為目標,構建“明德、明志、明范”的“鐘樓明教師”培養體系。出臺《鐘樓區“123雁陣式發展”教師隊伍建設實施辦法》,細化“鐘樓明教師”梯隊發展培養路徑。組織18人成立鐘樓區高層次人才培養班,搭建平臺,托舉名師。5位校園長獲評市高級、骨干校長,5人獲評省“333人才培養工程”第三層次人才培養對象,1人獲評省教學名師,1人獲評省蘇教名家培養對象,2人獲評省名校園長(名師)工作室主持人,1 人獲評省卓越校長創新培育計劃培養對象。2位教師獲評第九屆市師德標兵,6位教師獲評第九屆市師德模范。常州市實驗小學獲評第二批省級“四有好教師”培育團隊。
率先試行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出臺《鐘樓區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方案》《鐘樓區中小學學生學業水平評價方案》等系列評價方案,以“鐘樓欣少年”為育人目標,建立多維度評價觀。深入推進鐘樓區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聯盟建設;出臺《鐘樓區2022年中小學立德樹人工作重點任務清單》,各?!耙恍R话浮敝朴喰1镜掠ぷ鞣桨?,系統開展“強國有我,請黨放心”等系列主題教育活動?!皩W會思維”推進“課堂提優”“5G體育”塑造“強健體魄”“以賽促學”托舉“各美其美”“實踐評價”鼓勵“勞動光榮”“科學精神”滋養“小科學家”,出臺《鐘樓區中小學幼兒園勞動實踐清單》《鐘樓區學生勞動教育實踐素養發展評估細則》,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踔厲奮發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鐘樓教育將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扣“532”發展戰略,抓好“高質量”關鍵詞,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力以赴打好“民生躍升爭先仗”,致力“常有優學”品牌打造,以更好的教育普惠民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