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走進鐘樓>>鐘樓文化>>文保>>內容
安邦小學教學樓舊址位于常州市鐘樓區新市路 9 號,北臨新市路,為常州籍著名書法家唐駝賣字籌款于 1934 年建成的一所公益性學校的舊址,原名私立安邦小學?,F存教學樓舊址占地 191 平方米,主要包括教學樓一棟,“唐孝子祠校界”石碑一通。
教學樓建筑坐北朝南,二層樓房,硬山式磚木結構,面闊五間,寬20 米,進深 8.7 米,高 10.735 米。平面呈“凸”字形,北面向外突出部分為樓梯間。大門位于南面,蓋有涼亭式頂。大門東側嵌有金山石質“唐孝子祠校界”石碑,楷書體,唐駝手書,高 1.78 米,寬 0.36 米,厚 0.18 米。
唐駝(1871—1938),原名成烈,又名守衡,字洵之、鶴權、孜權、子權,號溥泉,常州人,近代著名書法家,是明代著名文學家、抗倭英雄唐荊川的后裔。幼年家貧,5 歲喪父,靠母親洗衣度日,喜愛書法, 終日伏案練字,寒暑不止。因坐姿不正,脊柱彎曲變形,29 歲時生病導致右背骨隆凸,遂改名為唐駝,號曲人。1901 年,用正楷字為上海澄衷蒙學堂繕寫課本《字課圖書》8 冊,名揚滬上。1905 年,為曾樸題簽 20 回本《孽?;ā窌?,首次署名“唐駝”。唐駝書法剛勁秀逸, 骨肉均勻,時稱“唐體”,代表作有《武進唐駝習字帖》、《孝悌祠記》、《育合堂記》等。當時,唐駝在上海大受歡迎,廠商登門求字者絡繹不絕,有“寫市招的圣手”之譽,中華書局、世界書局、大東書局、老介福綢布莊等招牌以及“白玉牙膏”、“蝶霜”等著名商標的用字均出于其手,民國鈔券上的“中央銀行”行銘、中華郵政郵票上的郵票銘也有其手跡。
中年以后,唐駝致力于印刷出版事業,曾自費至日本研究印刷術 3 年。1906 年,與人合資創立中國圖書公司,任副經理,后又轉往商務印務館主持碑帖畫冊的編印出版業務。中華書局成立后不久設印刷所, 唐駝應聘為印刷所副所長。他改革技術,引進新式設備,聘請德國專家進行指導,經數年努力,中華書局的印刷質量得以提高,業務范圍也得以擴展,為以后的印鈔和其他印刷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唐駝的曾伯祖唐安邦是有名的孝子,父早喪,事母盡孝。母卒,唐安邦對家人說:“大事已畢,愿隨侍二老于九泉,死后務以喪服殮我也?!彼炀幼∮谀股嶂敝两K老。唐安邦孝行載于清光緒《武進陽湖縣志》,清道光十九年(1839),清政府曾于常州西郊鎖橋灣建唐孝子坊以示褒揚,后毀于太平天國時期戰火。1921 年,唐駝回鄉祭祖, 聽聞唐安邦的事跡,聯想到自己母親的鞠育劬苦之恩,立志復建唐孝子祠,并建立小學堂以供貧苦學生免費入學。
為完成此愿,唐駝不惜工本在上?!渡陥蟆?、《新聞報》用頭版的整版刊登《誠實廣告》,宣傳其先族祖的孝行,發誓鬻書萬件以建校祠。又租用飛機在上海市區空投系有鉛筆和潤格的小降落傘招攬生意,成為廣告史上的一則逸事。同時,他還邀請張謇、蔡元培、馮煦、印光法師等名士為籌建的唐孝子祠、校撰文,張謇、馮煦二人作《唐孝子祠校記》,印光法師作《唐孝子祠校發隱》,蔡元培作《唐孝子祠校贊》。四人極力推介,認為建立祠坊是肯定孝道,設立學校是弘揚文化,二者合一是對世道人心頹廢的一種挽回。張謇 1925 年 12 月所作《唐孝子祠校記》共四百三十二字,唐駝鐫之于碑,今有碑帖傳世。唐駝與張謇均愛蘭成癖,唐駝 1925 年底至南通請張謇書寫碑記時,曾在張謇的陪同下至南通軍山的東奧山莊品蘭,并許諾來年至張謇的花圃手植蘭花,不料張謇于翌年病逝,唐駝感傷不已,專程赴張謇墓地遍植幽蘭,意在效法延陵季子掛劍徐君墓,以不負故人。
歷盡艱辛 13 年之后,1934 年 8 月 22 日,唐孝子祠圖書館及私立安邦小學建成,國民黨中央委員、常州人吳稚暉蒞臨并作演說。小學建成后,免收學費,供應書籍,資助貧寒子弟完成小學教育。唐駝在學校與教師學生談起幼年失學之事,時常老淚縱橫,勉勵師生辦好學校,用功讀書,有益于社會。學校西有一園,廣植花木,準備建成用于教學和觀賞的植物園,仿常州歷史上的未園、近園、半園、約園、意園之名, 命名為暫園。
由于祠、校建設的順利完成,武進縣政府于 1935 年下半年委任唐駝負責修繕唐駝先祖唐荊川的墓地和讀書處坊,今唐荊川墓神道坊和唐荊川先生讀書處坊均留有唐駝監造字樣。
在建設唐孝子祠、私立安邦小學和監造唐荊川墓、荊川先生讀書處坊的過程中,唐駝連續多年賣字籌款,甚至變賣田產進行維持。在操勞過程中,唐駝的身體狀況加速惡化,時??妊?,體重降至 70 斤左右。
1938 年 8 月 9 日唐駝積勞成疾,在上海病逝,享年 68 歲。1941 年 12 月歸葬于武進公墓,遵遺囑,墓碑刻 “賣字先生唐駝之墓”,由著名教育家、邑人蔣維喬書寫。
唐駝籌款 13 年建成的唐孝子祠、私立安邦小學和暫園毀于日軍侵華戰爭,現僅存此安邦小學教學樓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