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鐘樓區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持續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優化政府職能,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全面推進各方面工作法治化,護航服務高質量發展,為努力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建設長三角一流現代化城區提供堅實法治保障?,F將主要工作匯報如下:
一、堅持政治引領、戮力同心,更實保障法治政府建設
(一)履行法治政府建設主體責任。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常態化開展區政府常務會議集體學法活動。嚴格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健全完善“述法”工作機制。將法治建設納入全區綜合考核指標體系。
(二)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統籌協調。對標“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科學制定《常州市鐘樓區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實施方案》及重要舉措分工方案。貫通地方立法、法治實施、法治監督、法治保障、依法執政等各環節,把良法善治的要求貫徹到法治政府建設全過程和各方面,提高人民群眾滿意度。
(三)強化法治政府建設推進機制。積極發揮政府督察的激勵鞭策作用,以督察促落實,有效保障各項重點工作任務落地見效。6月,省法治建設工作第一督察組來常開展督察,充分肯定鐘樓區緊抓“關鍵少數”為第一責任人,履行好推進法治鐘樓建設職責的相關做法,并要求推動法治建設形成鐘樓經驗、鐘樓樣板。
二、堅持轉變職能、便捷高效,更好發揮政府機構作用
(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建設。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當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急郎中”。立足轄區實際,制定優化營商環境88項改革舉措。成立“護航民企工作專班”,辦理的某環保公司行賄案件,被評為全市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優秀案例。制定《常州市鐘樓區實行告知承諾制證明事項清單(2022版)》,落實事項清單動態調整機制,持續簡化辦事流程。率先在全市探索開展企業合規試點建設,引導企業加強合規建設,以公正高效的法治環境為企業經營護航。
(二)大力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對高頻民生政務服務事項實行“跨省通辦”,與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等20個縣區簽訂“跨?。▍^域)通辦”協議,通辦事項達到68個。推進“一件事一次辦”,試點退役軍人“一件事”改革,在全市率先推出鐘樓旗艦店線上辦件模塊,實現了13個事項跨部門一體化經辦新模式,結婚等7個“一件事”正在有序推進。南大街街道扎實推進“15分鐘醫保服務圈”省級示范點創建。
(三)建立健全突發應對體系。按照平戰結合原則,完善突發事件應對機制,提升突發事件應對法治化、規范化水平。面對疫情突襲,全區應急指揮體系瞬時激活,1446個基層黨組織、2萬余名黨員帶動2.5萬余名群眾筑起堡壘、守護家園,堅決依靠人民群眾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北港街道通過4.8司法日直播活動,突破時間、空間的特殊限制,在防疫期間構建起法治宣傳新渠道。
三、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更優推進依法行政決策
(一)規范文件監督管理。健全行政規范性文件動態清理工作機制,季度巡查區政府官網發文,確保不出現“應編規未編規”情形,適時啟動區級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保障法制統一、政令暢通,適應改革發展要求。荷花池街道完善《荷花池街道規章制度匯編》,提高辦事效率、轉變工作作風,形成按章辦事良好氛圍。
(二)嚴格依法依規決策。按照制度明確、程序正當、過程公開、責任明確要求,貫徹落實《常州市鐘樓區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實施細則》,推行重大行政決策事項年度目錄化管理,確保重大工程、重大項目納入管理清單。西林街道重大事項決策事項全部經黨政班子會議集體研究決定,充分體現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
(三)發揮法律顧問作用。全力做好區政府各項涉法事務的法制審核工作,充分發揮參謀助手作用,參與政府投資決策、復雜敏感矛盾調處、拆遷征收等重大項目的法律論證,截至目前,共出具法律意見書100余份。鄒區鎮聘請律師事務所為常年法律顧問并建立公職律師制度,為決策提供法律支撐,確??茖W、民主決策。
四、堅持系統觀念、標本兼治,更嚴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一)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深化鄉鎮(街道)綜合行政執法改革,采用實地督察、賦權評估等多種方式,認真總結全區基層綜合執法改革工作成效,深入查找短板弱項,切實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力打造鎮域綜合行政執法規范化“鐘樓模式”。五星街道堅持“煙火”“文明”同在、“市容”“繁榮”共存、“發展”“安全”并重,推動三堡街夜經濟“持續火”。
(二)提升行政執法監督效能。強化日常監督和執法巡查。邀請人大、政協等機關開展行政執法監督檢查活動,通過聽取匯報、案卷評查、查閱執法視頻等形式,加大對基層板塊及重點領域的執法監督檢查力度。深入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跨部門聯合監管,打通監管堵點,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提高監管的科學性和執法的公正性,減輕企業負擔。
(三)優化創新行政執法方式。不斷完善覆蓋區鎮兩級的行政執法協調監督體系,進一步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切實做到執法信息公開透明、執法全過程留痕、執法決定合法有效。探索包容審慎監管機制,全面推行輕微違法行為免罰清單,免予處罰57件,主要涉及食品領域。
五、堅持公平正義、履職盡責,更細化解社會矛盾糾紛
(一)堅持復議為民宗旨。落實“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發揮前置調解在行政復議案件辦理過程中優勢作用,進一步優化行政復議審理流程,充分發揮行政復議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截至目前,共受理行政復議申請236件,應受盡受率達100%,實質性化解42件,實質性化解率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6.45%。
(二)規范行政應訴質效。通過提前研判、追蹤預警、倒逼責任追究等工作方式,連續六年全區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保持100%良好態勢。組織行政執法人員參加旁聽庭審活動,做到“面對面”以案釋法,拓展執法人員辦案思路和辦案水平,強化行政機關執法人員法治意識、規范行政執法行為。
(三)升級多元調解模式。改進行政調解方式,切實發揮行政調解在化解社會矛盾中的作用,有序推進“和諧號調解直通車”站點組織建設。積極推進法律服務產業園建設,設立商會調解組織和市場調委會,成立全市首家區級知識產權調解組織,提供定向專業精準法律服務。永紅街道法治賦能“紅色物業”,推動老舊小區共治共享。
六、堅持公開透明、守正創新,更深營造社會法治氛圍
(一)強化內外監督工作合力。積極發揮財會監督、統計監督、執法監督、行政復議等監督作用,有序推進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加強重大項目審計監督力度。注重發揮人大、政協和統一戰線、群團組織的優勢作用,主動接受民主監督、社會和輿論監督,辦理好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共計161件,滿意率達100%。
(二)全面主動落實政務公開。通過政務平臺、門戶網站等途徑主動向社會公開政府信息1475條,通過12345政務服務熱線等多種形式,積極受理企業和群眾投訴舉報30738條,全面提升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辦理工作質量。
(三)夯實基層法治工作基礎。推進基層民主法治建設,實施“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選聘“法律明白人”1552人。推動援法議事城鄉基層全覆蓋,在村(社區)廣泛開展典型培育,涌現出“曉婷說事廣場”“鄰里會客廳”“星愿援法議事工作室”等一批基層治理亮點品牌。新閘街道激發內生動力,打造“和美綠地”援法議事品牌陣地,推動居民自治共治、共建共享的社區治理落到實處。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清醒認識到法治政府建設中的問題和不足:一是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進一步提高,部分領導干部法治思維意識有所欠缺,區級部門尚未全部配備法律顧問,涉法事務的事前法律風險防范能力和事中法律風險控制能力不足。二是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需要進一步完善,部門板塊統籌推進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作用發揮不充分,預防性制度機制不完善,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有待提高。三是基層法治工作隊伍力量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法制審核人員不到位,呈現執法任務繁重、處置經驗欠缺等現狀,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仍需深化,配套措施不夠健全,存在職責綜而不合、人員配備不到位、執法力量層級分配不合理等問題。
法治政府建設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任務和主體工程。2023年,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堅持依法治區、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鐘樓、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扎實推進依法行政,立足“融合創新區”功能定位,錨定“城鄉融合典范、未來人居新城、專精特新高地”發展目標,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干出鐘樓作為、作出鐘樓貢獻。
一是堅定政治站位,夯實法治政府建設基礎。認真組織實施“一規劃兩方案”。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抓實抓好,運用好傳統媒體、“兩微一端”等宣傳陣地,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實。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全面落實重大決策程序制度。加強領導干部學法用法,發揮領導干部示范帶頭作用,努力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二是強化法治驅動,推動法治化營商環境。轉變政府職能,推進機構、職能、權限、程序、責任法定化。推進實施信用分級分類監管,以信用風險為導向優化配置監管資源,提升監管精準性和有效性。繼續探索包容審慎監管,持續推進柔性執法。進一步推進企業合規工作,成立區級合規委員會,組建專業律師服務團隊,對全區“專精特新”企業開展法律服務,將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全面納入法治化軌道。
三是聯通數據共享,奮力打造數字法治政府。推進政府治理信息化與法治化的深度融合,積極推進智慧執法,加強新技術裝備的配置和應用,運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手段精準預警風險隱患,推行行政執法APP掌上執法。優化革新政府治理流程和方式,提升法治政府建設數字化智能化水平,為促進依法行政提供科技支撐。
四是加強隊伍建設,優化法治政府建設力量。牢牢把握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總要求,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隊伍思想政治素質、業務工作能力、職業道德水平,建設一支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法治工作隊伍。加強各區級部門特別是基層政府法制機構建設,優化法律專業人才配置,在人、財、物方面加強保障。加強政府備案審查和行政復議應訴工作人員的培養和儲備,有計劃組織開展專題培訓。加強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隊伍建設,提升參與重大決策和涉法政府事務質效。
常州市鐘樓區人民政府
2022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