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政府信息公開>>政策解讀>>內容
近日,區政府辦印發了《2022年鐘樓區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秾嵤┓桨浮返某雠_對2022年全區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有助于進一步提升全區城鄉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精細化水平,是打造美麗鐘樓新環境、新面貌的重要舉措,現將有關政策解讀如下:
一、出臺背景
為深入推進全區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省級統籌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評估辦法和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評估辦法的通知》(建城〔2021〕58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蘇建城管〔2021〕152號)、《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關于組織開展2021年度垃圾分類達標小區評價工作的通知》(蘇建函城管〔2021〕484號)、《市政府關于印發〈2022年常州市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常政發〔2022〕32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方案,對今后一個階段全區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明確了我區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二、工作目標
2022年,聚焦成效提升,全區建成區新增垃圾分類達標小區71個,達標小區居民垃圾分類知曉率≥90%、參與率≥80%、準確率≥80%;聚焦典型示范,建成區完成7個垃圾分類示范達標小區創建,農村完成1個垃圾分類示范村創建。實現全區垃圾分類制度更加健全、垃圾分類體系更加完善、垃圾分類鏈條有效運轉、垃圾分類氛圍更加濃厚、垃圾分類成效有序提升。
進度要求:2022年6月底前,完成達標小區創建前期工作;2022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達標小區和示范創建的年度目標任務;2022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各項年度目標任務。
三、主要任務
《實施方案》明確了以下主要工作內容:
(一)實施高位協調。調整區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包括城管、發改、教育、生態環境、商務等主管部門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協調機制。高新園(鄒區鎮)、各街道和區相關部門加強日常檢查指導。建立黨建引領機制,積極推動各級黨組織、黨員帶頭參與垃圾分類工作。
(二)推動源頭減量。引導實體銷售、快遞、外賣等企業嚴格落實限制商品過度包裝有關規定,禁止或限制部分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督促A級景區、星級旅游飯店等行業推動不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或提供可降解替代品(疫情防控用品除外)。積極引導區餐飲商會及會員企業貫徹落實反食品浪費法有關規定,推動公共機構辦公場所無紙化、鼓勵使用再生紙制品。
(三)健全分類體系。有序推進垃圾分類達標小區建設,推動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點升級改造。建立健全與垃圾分類投放、收集相銜接的收運、暫存設施設備。實施生活垃圾轉運站三年改造提升,完成會館浜、金色新城垃圾轉運站改建項目。統籌提升分類處理能力,提升易腐垃圾生態處理能力。因地制宜開展垃圾分類,統一推進小區垃圾分類工作。
(四)培養分類習慣。加大垃圾分類宣傳力度,建立常態化宣傳工作機制,制定全區垃圾分類宣傳計劃。充分發揮教育主陣地作用,將垃圾分類宣教納入全區各級各類學校的校本課程。建立社會力量參與垃圾分類的工作機制,調動社區志愿者、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市場主體等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宣傳、引導、培訓、監督等活動。
(五)提升分類成效。完成垃圾分類示范達標小區、示范村的創建工作,充分調動各級單位實施垃圾分類的主動性、創新性。制定并落實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相關規劃或文件,推動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與生活垃圾收運體系實現“兩網融合”。逐步健全并規范將全區垃圾分類體系基礎信息、運行數據等基礎數據采集。
(六)強化督查考核。
區級建立常態化執法檢查機制,落實單位、個人垃圾分類法律責任。加強對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點設置與管理、垃圾分類收運管理、垃圾分類成效等的考核,敦促相關責任主體落實日常管理。全面客觀評價垃圾分類相關要求落實情況、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分類體系運行情況等。
四、主要特點
《實施方案》針對省、市級最新考核要求,根據垃圾分類和治理工作存在的現實問題提出了新思路、新方法,明確了實現黨建引領、政府推動、部門協作、社會協同、全民參與的垃圾分類具體任務要求。主要特點如下:
(一)細化了高位組織協調機制?!秾嵤┓桨浮分忻鞔_了以黨建為引領的工作體系,按照省、市要求,確定以區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聯動制度,落實各單位主體責任。
(二)增加了垃圾源頭減量舉措?!秾嵤┓桨浮访鞔_在公共機構、景區、飯店等重點場所減少垃圾產量、拒絕過度包裝、停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從而推動垃圾減量。
(三)擴大了垃圾分類宣傳維度?!秾嵤┓桨浮分袕亩嗑S度闡明垃圾分類宣傳要求,讓垃圾分類在學校、社區中廣泛鋪開,通過社區內外結合、專項活動與日常工作相結合,明確垃圾分類宣傳活動頻率,從教育宣傳中提升居民垃圾分類的意識,
(四)強化了監督考評機制。目前,垃圾分類工作基層重視程度不高,《實施方案》中明確了基層主體責任,深化了區、鎮(街道)的監督考評,對執法檢查、執法立案頻率做出了細化要求,并定期形成考核通報,推動垃圾分類工作見成效。
(五)形成了各方參與合力?,F階段垃圾分類工作部門與部門之間協調聯動不足,《實施方案》中強化各方在垃圾分類審批、建設、宣傳、引導等方面的協作,各司其職共同推進。強化屬地鎮(街道)責任,建立區相關部門參與的綜合協調機制,定期召開協調會議,完善垃圾分類堵點難點問題處置機制。